OSI模型层次结构

简介:

对于计算机网络结构而言,它里面会存储各种协议,并且会存在很多种应用程序,那么可以利用分层设计的思想吧一个非常复杂的互联网把它层次化,层次化之后定义得非常清晰,并且改变每一层它的具体实现也不会影响其他层。

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早期,IBM公司包括数字设备公司(Dec)都有自己的体系结构,但是各个厂商各自为战,不有利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,你买了IBM公司的产品,另外一个公司买的数字设备公司的产品,它们之间是不能够互联互通的,所以国际化标准组织就站出来了,要求大家纷纷放弃自己的标准,都统一使用OSI七层参考模型,只要你的网络设备按照七层参考模型来进行生产的话,不管你买的是那个公司的产品,都可以实现互联互通给。

层次划分:

OSI参考模型.png

OSI参考模型它把整个网络划分为七层,从底层往高层进行排列,第一层是物理层、第二层是数据链路层、第三层是网络层、第四层是传输层、第五层是会话层、第六层是表示层、第七层为应用层。

物理层:是在两个相邻节点间透明的传输以比特为单位的数据,中间有个概念是透明,就是物理层并不需要关心比特代表的什么样的意思,它所关心的是如果发送比特中的1,如何发送比特中的0,这是一个底层编码的一个技术。

数据链路层:在两个相邻节点间传递以帧为单位的数据,一帧很多比特和很多控制信息,并且检测到帧出错之后,会要求发送方重新发送,CRC校验就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,它会让网络层看出来底层链路没有出错。

网络层:是在两台主机之间传递以报文为单位的数据,最典型的报文就是IP报文,因为两台主机之间,中间可能会经过很多通信子网,会经过很多路由器,网络层的作用就是为IP报文进行寻址,找到一条最佳的路径,把报文从这台主机交到另一台主机。

传输层:通信的实质不是主机和主机的通信,而是应用进程和应用进程通信,那么应用进程又对应着第七层应用层协议,每一个应用层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端口,所以传输层的作用就是提供端到端的传输,把传输层的报文从一个应用进程交付到另一个应用进程。

会话层:会话层是功能比较薄弱的一层,是在两个应用进程之间建立会话机制,管理他们之间的会话活动。

表示层:提供信息表示的一个方法,把应用层发下来的数据进行格式的转化,表示层还可以进行加密和压缩。

应用层:为应用程序提供通信接口,使得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网络服务。

层次 主要功能
物理层 提供物理通路、二进制数据传输,定义机械电器特性的接口
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的链接与释放、流量控制、构成链路数据单元、差错的检测与恢复、帧定界同步、传送以帧为单位的信息
网络层 路由的选择与中继,网络链路的激活与终止、网络连接的多路复用、差错的检测与恢复、排序与流量控制、服务选择
传输层 映射传输地址到网络地址、传输连接的建立与释放、多路复用与分割、差错控制及恢复、分段与重组、组块与分块、序号及流量控制
会话层 会话链接到传输链接映射、会话链接恢复与释放、对会话参数进行协商服务选择、活动管理与令牌管理、数据传送
表示层 数据语法的转换、数据加密与数据压缩、语法表示与连接管理
应用层 应用程序包含用户应用程序执行任务所需要的协议和功能

二维码

发表评论